去年12月,科技成果、专利技术拍卖会继续引人瞩目。浙江迎来了2018年科技成果秋拍的重头戏,交出了3.14亿元的成绩;山东一年内再次举办中科院专利成果拍卖会,中科院专利成果受到广泛青睐,省内100多家相关企业、200余人积极踊跃参与拍卖活动。
浙江科技成果拍卖斩获逾3亿
2018年12月12日,2018浙江科技成果拍卖会(秋季)在杭州举行。本次拍卖会分为4个会场进行,共汇集了219项科技成果,总起拍价2.48亿元。其中130项为省内外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87项为省内外企业的科技成果,2项为个人科技成果,涉及数字经济、生命科学、先进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最终成交216项科技成果,总成交价3.14亿元,总溢价27%,成果数量和成交金额均超2018年上半年春季拍卖会。
本场拍卖会起拍价最高的是节能环保领域的项目成果“有机硅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起拍价1500万元,最终成交价1600万元,成为拍卖会的“标王”。
该项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有机硅行业“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的高浓度、高氯废水。该技术能分质收集高浓度废水,采用不同的预处理工艺,最终汇集后采用生物法,即厌氧+好氧复合膜泥工艺+臭氧催化氧化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废水COD(化学需氧量)低于60mg/L。此后,再采用双膜法对废水进行中水回用,中水回用后所产生的剩余浓水采用蒸发结晶技术,实现液体零排放。这项技术攻克了厌氧耐受高盐的难题,也解决了水质中的高氯和硅在蒸发结晶时易造成设备腐蚀和堵塞的难题。该技术的推广将大大减轻环境负担,同时也将让企业的环保风险降至最低。
浙江省农科院带来的“优质黑猪新种质‘金乌猪’及其选育技术”项目也受到了广泛关注。项目以300万元价格起拍,经过多轮竞拍,最终被宁波旷代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540万元的价格拍得。
“金乌猪”品种选育技术引入了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辅助选种技术,显著降低育种时间和经济成本。利用新猪种生产商品猪肉,形成浙江原创精品猪肉品牌,不仅满足居民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更能促进高端猪肉制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通过科技成果拍卖的方式,在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搭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的桥梁,既能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又进一步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从今年拍卖的情况看,高校和企业间合作频繁,浙江农林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已成为科技成果参拍的重要力量。
日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科技新政50条”,对今后5年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接下来,浙江还将进一步创新交易模式和手段,实现科技成果竞拍的“常态化”,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浙江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把浙江科技大市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
作为浙江科技大市场的创新尝试,自2012年起,浙江省科技成果拍卖会以不断创新发展的步伐走过了6个年头,从开始春秋两季集中拍卖到实现“季季拍”、“月月拍”、“专业拍”等常态化拍卖转变,逐步形成科技成果拍卖的“浙江样本”。
2018年12月12日上午,中科院专利成果拍卖会山东专场开拍,这是中科院于2018年在山东举办的第二场专利拍卖。中科院院属41家机构、743件专利再次齐聚济南,选择了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16件专利成果进行现场拍卖,最终有10件专利当场成交。此外,还有29件专利在网上被成功拍下,总成交件数39件。
相比2018年3月的首场专利拍卖会,此次拍卖会形式更加多样,采用了增价拍卖、无底价拍卖、降价拍卖、网络与现场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现场拍卖也更为紧张、刺激。此次拍卖的专利涉及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28个行业领域,这次拍卖会总结了第一次拍卖的经验,更加有针对性地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参拍专利与山东省企业技术需求进行了自动匹配。
一号拍品名为“数据流中带权值频繁项挖掘方法和系统”,对应的产业是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起拍价是2万元,加价幅度是5000元。随着拍卖开始,至少三家企业同时举牌,短短几秒钟内价格迅速提升,最终被来自高新区的一家企业以5万元的价格成功捧回,溢价率达到150%,而这件专利近用了5秒钟就拍出。
此次无底价拍卖的专利之一“一种长腔长微机电可调谐法布里—波罗滤波器”属于网络管理技术领域,起拍价1000元,加价幅度1000元,“特惠”的价格引发了在场5家企业的轮番举牌,最终以11000元的价格成功拍出,溢价率高达1000%。
来源:中国拍卖